首页

女王口舌

时间:2025-05-24 00:17:13 作者:“文物医生”会诊洛阳龙门石窟,把脉千年文物“抗衰良方” 浏览量:42561

  中新社青岛4月23日电 题:中外游客走进海军博物馆 品读中国海军的过去与未来

  中新社记者 李纯

  23日在青岛参观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博物馆时,来自波兰的游客巴托洛缪(Bartholomew)对中新社记者表示,中国海军发展越来越壮大、更加现代化,但中国从未以此针对其他国家。

  当天是中国海军成立75周年纪念日,中国海军在青岛海军博物馆组织致敬人民海军英雄仪式。这座浓缩了人民海军75年来发展历史的军事博物馆,全面反映中国海军的发展进程。仪式结束后,博物馆向社会公众开放,前来参观的人群中既有当地市民,也有从外地赶来的游客,还有不少外国面孔。

  巴托洛缪就在其中,这是他第二次来到中国海军博物馆参观。谈及对中国海军的印象,他表示,今天的中国海军在发展壮大、更加现代化,许多机械化设备都已被电子化设备所替代。

  中国海军力量的发展是否会给世界带来威胁?“不!”聊到这个话题,巴托洛缪当即表示,中国从来没有凭借强大的海军去针对其他国家,这一点与有的国家的做法是不同的。一个国家可以拥有强大的军力,但不应该用来欺压他人。

  在博物馆的海上舰艇展区,人民海军第一艘驱逐舰鞍山舰、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艘导弹驱逐舰济南舰等退役舰艇正停靠在此,供游人登临参观。20岁的高先生来青岛出差,特意赶到海军博物馆参观。这是他第一次看到大海,也是第一次登上中国军舰,“给我一种拓宽了眼界的感觉”。

  高先生告诉记者,从博物馆展示的老式装备到今天先进的现役舰艇,中国海军一步步走来的发展历程令人感慨万千。“未来如果能登上中国海军055型驱逐舰参观的话,那种感觉肯定会更好。”

  年轻一代参观老式装备,品读中国海军来时之路;海军老兵看着新型舰船,更多的是展望人民海军未来的发展。

  作为中国第一代海军陆战队的老兵,马续凤在两栖作战展区前久久驻足。“那个时候咱们海军的装备还很落后,我们看见了一艘在岸边的炮艇,都是很兴奋的。”他表示,今天的中国海军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变化,作为一名海军老兵感到非常自豪,对中国海军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。

  “我原来是在扫雷舰上服役的。扫雷舰被称为‘海上工兵’,那个年代担负的任务很重。”海军老兵许宝荣谈到,现在中国海军舰艇的吨位变大了,特别是最近十几年间,一大批新型舰船下水服役,中国海军的发展壮大有目共睹。

  24日是青岛舰艇开放活动的最后一天。许宝荣说,他要和家人去青岛港3号码头参观中国海军的现役舰艇,亲身感受中国海军建设发展的成就。(完) 【编辑:曹子健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(经济观察)新要素:中国加速挖掘数据“新黄金”

当天,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在北京举行记者会。杨合庆在会上介绍说,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要素,能源安全事关经济发展、社会稳定、国家安全,是重大的全局性、战略性问题。按照党中央部署和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、2024年度立法工作计划的安排,国家发展改革委、国家能源局起草了能源法草案,由国务院提请本次常委会会议审议。

全国首条市域铁路成灌铁路全线累计发送旅客破亿人次

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、开放程度最高、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。这里包括上海市、江苏省、浙江省、安徽省三省一市,共计41座城市。自2018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,该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始终保持在24%左右,三省一市以4%的国土面积,创造了全国近四分之一的经济总量。

全国13地市文旅齐聚河北故城 “大运河研学旅游联盟”成立

1937年,国共第二次合作背景下,南方8省14个地区红军和红军游击队下山整编,新四军光荣诞生。1941年,皖南事变后,新四军在江苏盐城重建军部。抗战时期,新四军坚决反“扫荡”、反“清乡”、反摩擦,成为坚持华中敌后长期抗战最重要的力量。抗战胜利后,新四军担负起粉碎国民党军进攻历史重任。

我国首个支持资本市场的货币政策工具落地

当前国际格局下,中巴关系早已超越双边范畴,两国在联合国、金砖国家、二十国集团等多边平台密切协调配合,维护两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。今年5月,中国和巴西发表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“六点共识”,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积极支持和响应,发出了维护和平、公平正义、合作共赢的“中拉强音”。

20名巴新“汉语桥”营员在重庆学习古诗词和茶艺

记者问:据报道,台海军司令近日窜访位于夏威夷的美军印太总部,并出席美军有关活动。有评论称,此访是美落实“联合岛屿防御概念”的组成部分,旨在同台当局协调,在“第一岛链”内对抗中国军事力量。对此有何评论?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